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以创新与特色双引擎,助推校园团餐全产业链升级 日期:2025-06-27 浏览:41
2025年6月20日—21日,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河北衡水净菜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特色食品与智慧团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2025(第十届)中国食品安全追溯大会、河北净菜走进校园专题论坛、第二届校园数字饮食展”于北京物资学院召开。大会旨在提升校园团餐饮食供给保障能力和供给品质,促进食品、团餐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增强食堂智慧化管理水平和标准化操作水平,开拓现代餐饮服务新业态、新模式。

开幕式由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新望主持。
阳光采购构建透明化供应链
近年来,国家接连出台《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提出“定期公示食材采购情况”,推进供应链信息公开,“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要求。在此背景下,校园食品安全正在从“被动监管”转向“主动防范”。

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左敏在大会开幕式中强调,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更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我国以‘四个最严’为纲领,构建了从农田到学生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左敏校长讲到,传统食品安全多为事后监管,而人工智能(AI)可以对食品从种植、采摘、运输到分发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溯源,提前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这对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意义重大。此外,通过AI技术还可以追踪食品在各环节的品质变化,如农药残留情况、存储中的品质流失等。

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会长毛振宾教授表示,近几年,以智慧供应链保障、数字化追溯护航、健康饮食理念为引领的团餐团膳供应保障模式,为我国食品团餐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开辟了新境界,极大满足了学校、企业等规模群体的用餐需求,守护了公众“舌尖上的安全”。

“随着国家对校园餐饮的不断重视,以及智能化、数字化的持续发展,校园团餐的供应链条、安全监管、经营模式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与变革。”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何继红会长指出,发展校园团餐关键在于构建以标准化供应链为基础、以智慧化数据链为核心、以全域化安全链为保障的现代化团餐产业体系。

食品安全报社社长、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朱长学副会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次大会开创性实现“产业升级 - 技术赋能 - 场景落地”完整闭环的重大意义。并呼吁各方携手共进,强化品牌培育,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食品品牌;推动全链条标准化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特色食品既“特”且“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原食品生产监管司稽查专员毕玉安强调,要树立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基本观点,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消费结构,让大众从“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方向转变。为此,必须筑牢食品安全根基,强化落实主体责任,在此基础上,高校与科研机构应加强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的积极推进作用,充分发挥标准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应建立健全营养平衡与健康指导体系,实现“吃出健康、吃出文化”,提高公众的整体健康状况。

中国校餐团餐联盟食育教育委员会蔡俊放代表在致辞中强调,“校园团餐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教育工程。食育教育不仅是传授食育知识,更是培养青少年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途径。”
“河北净菜”走进校园,为团餐品质保驾护航
在“河北净菜走进校园专题论坛”中,河北净菜有限公司总经理郄兵辉指出,净菜应用与校园食堂后厨智能设备的高效使用密切相关。“河北净菜”省域公共品牌进入北京,变鲜菜为净菜、变农产品为菜制品,就是将河北农民的菜园子,以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式保障北京居民的“菜篮子”。推动“河北净菜”进入北京校园,将有利于提升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与生活便利。

衡水市商务局副局长徐金峰谈到,推进“河北净菜”进北京,已经成为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他提出,应进一步畅通“河北净菜”进京的绿色通道,深化完善京津冀检测标准互认,建立健全三地市场信息共享机制,并对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与衡水开展技术合作表达了热烈欢迎。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晓燕在主题报告《蔬菜高品质鲜切加工,赋能健康消费便利化》中指出,通过质构、颜色、风味、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创新品质保持技术,能够实现鲜切蔬菜提供便利的同时营养素保持或增长,最大限度的保持营养或者提高活性物质的含量。中国移联教科院执行院长陈晓华,河北净菜软件部负责人赵卫东分别从科技赋能、净菜交易等方面发表见解。
多方合力 助推特色食品与团餐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6月20日下午,在“2025特色食品与智慧团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专家与各方代表围绕质量提升和保障提升两大议题,探讨建设“安全、健康、美味、智慧、高效、可持续”智慧健康团餐体系的方式与方法,为特色食品与团餐的场景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大会由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特色食品与智慧团餐专委会秘书长陶庆主持。

北京物资学院王国义教授在会上以“食品散装运输、仓储、配送现状与问题”为主题指出,目前亟需建立标准,规范液态食品散装运输过程存在设备不合规、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应继续建设统一标准,确保全行业的散装运输质量和一致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助理、博士研究生导师郭炳晖教授在“人工智能技术演进及在行业的探索与实践”报告中谈到,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步在食品与团餐领域开始应用,从前厅到后厨,从点单到服务都能看到这一新兴技术的落地。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庆玉,中膳集团创始人、总裁李力强,北京万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洋,全国智慧健康饮食产教共同体常务理事长张绍秋,河北省威县省级农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史灿新,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无抗功能食材食品专委会秘书长刁玉林,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团餐事业部负责人马思佳分别从不同角度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会上,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数字科技专委会执行秘书长程德恭宣布“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智慧团餐食品安全数字化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团餐产业承载着学校等大规模人群日常饮食保供工作,质量安全是行业的生命线。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呼吁行业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准则,加强“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协同作用,推动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