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副会长印明柱教授团队牵头获批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生物医药)重大专项 日期:2025-07-13 浏览:52

7月11日,由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副会长、三峡医院印明柱教授团队牵头,联合重庆大学药学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西南大学、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恒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重庆新质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人工智能驱动的小分子药物研发及临床转化”项目,成功获批2025年度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生物医药)重大专项,获批市级财政经费1000万元支持。这一重要成果体现了我会专家团队在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的科研实力,更为广大会员单位树立了科技创新标杆;不仅充分说明我会领导层不仅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1.png

2.png


当前,全球肿瘤发病率持续攀升,但多数罕见肿瘤(如中线(NUT)癌)仍面临“无药可医”的困境。

传统药物研发模式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等瓶颈,难以满足临床迫切需求。印明柱教授团队深耕临床实践发现,中线(NUT)癌等罕见肿瘤因患者群体少、异质性高,导致靶点发现与药物研发尤为艰难。为此,项目团队提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整合跨癌种单细胞组学大数据,构建智能化药物研发新范式,彻底突破传统研发瓶颈。

依托本项目,印明柱教授团队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单细胞多组学技术,构建全球领先的泛癌种数据库及智能研发平台,为攻克罕见肿瘤靶点发现难、药物研发周期长、临床转化率低等世界性难题提供强大数据与工具支撑。重构肿瘤异质性解析范式、打造全链条AI药物研发体系,为中线(NUT)癌等“无药可用”的罕见肿瘤开辟精准治疗新路径,更将推动我国在肿瘤创新药领域实现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引领的跨越式发展,为全球肿瘤防治贡献中国智慧。

3.png

印明柱教授为国家级青年人才,现任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副院长、医学病理中心主任及中线(NUT)癌专科主任。他长期深耕肿瘤表观遗传学与创新药物研发,于2023年创立国内首个、全球第二个NUT癌专科,两年间收治全国28省市215例患者,建成全球最大NUT癌临床队列数据库(235例)及生物样本库,患者中位生存期较国际水平延长10个月。基于临床实践,他牵头制定中国首部中线癌专家共识(2023版)及国际首部NUT癌专家共识(2024版),联合13国93家机构形成全球诊疗标准,确立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印明柱教授团队新药研发成果卓著,获国家1.1类新药临床批件5项,其中2项药物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顶刊11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60余篇,为全球肿瘤精准医疗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中国方案”。